文图 / 左叔
面对“无中生有”的同侪,最是“气不过”了,人也极容易情绪化,乱了心智。这个时候,只讲冷静,是没什么用处的。该露锋芒的时候,就不必客气了,果决一些,挺好。
不存在什么“退一步海阔天空”,面对“无中生有”,务必要当场怼还,不必顾及规矩流程的束缚。但凡隔夜,扣在脑袋上的,可能就不是“脏帽子”了,极有可能是“屎盆子”。但凡占理,哪怕是歪理,都不必忍。
必要时,还要想办法给“扬”出去,看客多了,笑话成了,谁在暗戳戳地搞事情,不辩自明。不要畏惧给自己贴上“杠精”的标签,这标签自带“保护色”,能够省掉日后为他人闲来无事“瞎嚼蛆”所耗费的心力。“一拳打得百拳开”,这拳只管挥出去就好了。接得住,算他还有点能耐;接不住,就是“自作孽不可活”了。
面对“无理取闹”的下属,则是另一套应对的办法,完全不必混入个人情绪,当作问题来解决就好。干啥啥不行,又眼高手低,还喜欢疯狂输出,听不进半句“不是”的,还需要果断地“露头就打”,但凡顶回来一次,闹赢了一场,就没完了没了。
遇上不会干的,要“唯结果论”,活出不来,任务没有完成好,就是“不行”。但凡不看结果的对与错,与其在那边一直纠缠于执行层面的种种难处,那就彻底没完没了了。甚至还要倒过来,自证分配工作没有问题,跟进督促没有问题,批评轻重没问题。这种事情讲多了,外人的观感,便是“不能服众”“没点手段”“能力不行”,实属个人上升路径中的绊脚石,多说无益。
遇上不想干,甚至还自视甚高的,需要“断其后路”。人事决策权不在自己手上,话讲得再重,又奈何不了,拖久了就真成“老油条”了。撂挑子不想干的,自己把调岗申请写好,拿着这“白纸黑字”,去问问上面怎么弄,再看看别家要不要。但凡有机会,趁机顺水推舟,送走这尊佛;但凡没门路,那就不好意思,请死了这条心。
争论,不过是深层矛盾的外化,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,挺难的。只想成事,不想搞人,是一套办法;只想搞人,不想成事,则是另一套机制。如果只想“节能”,把有限的人生精力,放在更有意义的人、更有价值的事上,还是那句话,但凡占理,哪怕是歪理,请务必当场怼还。
按下葫芦,是极容易起了瓢的;但如果直接扔掉葫芦,瓢就会重新思考,要不要浮出水面,来出这个头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