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图 / 左叔
等了好久的“史诗级”OTA升级,第一眼看出来的差别,不是车辆“机能”上的改善,而是车机大屏的UI设计上的改变。
车机的算力是“优先”挪去给了AP或者FSD了吗?渲染出来的车辆、障碍等图标的边缘变得“毛喇喇”的,疑心字号也同步调大了一号,且还没有做好美感上的“适配”,于是就有一股浓浓的“老人机”的味道。估计还要看上一段时间,才能顺眼一些。
前不久推送的iOS26也是,UI设计忽然变得圆润且透明,恍恍惚惚、可可爱爱的感觉。总体还是有美感的,或者说有未来感、科技感,尤其是能够将二维平面的照片渲染成立体的、有景深的屏保桌面。
新鲜是新鲜的,好看也是好看的,但在尝试和探索之中,要适当避免多彩的、高饱和度的搭配,否则总有一种小朋友掏出“电话手表”的感觉。
“补课”了电影《长安的荔枝》,觉得是“四星”以上的作品。一颗星给大鹏导演一直以来的“头铁”,与《年会不能停》一脉相承的心气;一颗星给陈楚生的片尾曲,唱透了词作里的贴合且深刻;一颗星给白客的情义,一颗星给“喜人”的群像。
共计四颗给这个荒诞世界中的“去伪存真”,留一颗星星给能够改变这一切的“后生”。然而,还是会替这部电影多少觉得有些惋惜。若是有机会改编成舞台剧的体量,在贵妃因事打断未曾取食荔枝的那一刻就戛然而止,将一路之上劳民伤财的黑暗腐败、帝国大厦将倾的千钧一发,凝结在最具张力的“戏点”上,而不是为了一个“伟光正”的结果交代,将极具批判性的“戏点”给拖没了。
这些琐碎的点滴,都是自己还没有完全老去的证据,毕竟如今每天仍旧会接纳一些新鲜的东西。“正”到未曾接触过的知识,“邪”到刚刚出道的偶像,都会与自己原有的、琐碎的、不成体系的“认知网络”产生新的链接,慢慢去琢磨持续“反转”热度背后的内在逻辑以及看不见的那双手。
觉得自己正在老去的证据,是固有的思维模式、对未知事物先入为主的成见,以及肉体上的种种抹不去的印迹。“人生一世、草木一秋”,虽然这些都是“不可逆”的,但心态还是坦然的。至少在此刻,还能感受,还会咀嚼,还有输出,甚至还有“跟自己聊几句”的闲情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