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一怎样,我们要把哪些东西带上?​

除了空气、睡眠、做梦以及大海、天空这些基本的东西以外,什么都不属于你。
—— 伊恩·麦克尤恩

文 / 左叔

以前做阅读推广的时候,听过最多的反馈就是能不能开具“书单”,列一列值得推荐的书目。可是,对于我而言,最怕做这件事情了,因为逼不得已又要面对选择。

更何况,我还是一个“天秤座”,是那种在手头松动的情况下,遇到喜欢的衣衫,会出手买尽同款全色号的人。

昨天,有看到某个新媒体在做“隔离物资清单”的推送,帮人们罗列出万一非常不幸,碰到了需要集中隔离的情况,一定要带在身边的几样东西的,比如手机、身份证、充电器、接线板等等。

看到这些,就会觉得有点慌,好像马上就要去登“诺亚方舟”一样。不过想想也是,等于是要将一个人,从他原本“顺手”“丝滑”的日常生活当中,硬生生地连“根”拔出来,放置在完全不能达到“触手可及”的环境里面。

我比较担心自己的睡眠问题,虽然不“认床”,但是多少有些“认枕头”。在那份新媒体推送的“通用”清单里加上枕头会不会“太超过”。还有猫狗,不带上它们,会不会惨遭毒手?没有人喂养,它们又要怎么活?还有鱼、还有植物……越想越慌!

年纪越大,适应性越差,也变得越来越麻烦。这几年,我变成了一个出门随身物件越来越多的人,大概也是因为有这个困扰,我也不常出远门。当然,现如今的条件,也不允许出远门。这事不能展开来讲,极容易讲成一个“死结”。

最近三四年,虽在同一个城市里工作,不像过去一出差就天南海北到处跑,但办公地点一直在变化,常常一两个月时间就要换一个地方。

虽然都是临时办公的地点,但是相框、绿植、靠背、水杯、煮茶壶、工作灯、文具盒、指甲刀、防晒霜、护手霜、湿纸巾、消毒喷雾还有一些常备药物等杂物都要全部带上。

没办法,不带就没有安全感。我要把这些用“顺手”的东西悉数摊开来了,才会觉得自己正在融入了这个已经“坐定”了的环境里面。

在寻常生活中,人在面对选择时更多的是“从心”的,以“喜欢”“舒畅”为出发点的。一旦情势有变化,处处受限,倒逼着人们开始做选择的时候,对于所拥有的身外之物,就会重新进行“价值排序”,这个时候“从心”就会放在一旁,而“活着”就会成为“第一要件”。

想想也是,事未临头,总觉得选择太难。一旦靴子落地了,估计也就分分钟就落实到位了。人,多少还是有些能屈能伸的弹性的。两个问题一问就释然了,比如:不然怎么办?又能怎么办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