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持足够距离,拥有适宜的谦卑

文 / 左叔

无意之中,刷到了蒋方舟上窦文涛对谈节目的短视频,掐头去尾只剩下中间一截。

蒋方舟说到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学到了一些破解“社恐”的方法,面对不知如何回应对方的尴尬场面,日本人常常会嘴巴里发出沉吟之声,做若有所思之状。

这是一个可退可进的“中间态”,“进”可以表示对此刻的话题感兴趣,正在有所思考,“退”可以不必直接表态,从遣词造句中解脱出来。为了避免“社会性死亡”,人类从古至今一直在自我调适。

还有一招也需要配合表情,要看着对方的眼睛特别诚恳地说,每个人都很孤独,但我相信你的孤独是特别的、具体的,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你。

除了主持人窦文涛之外,节目还有其他嘉宾。大家都纷纷都这句“放之四海皆准”的话表示认同。在我看来,这句话其实是安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。

那就是,我们每个人不管是否身处在孤单的状态之中,内心里其实无时无刻不再受着孤独的煎熬,即便是有人陪伴在身边,即使是处在炽热的亲密关系之中,同样也是如此。

维系一段亲密关系是一门特别难的学问,这也是我们常常会听见有人说“相爱容易相处难”的原因。我们每个人不仅要跟自己的孤独感搏斗,有时候也要跟对方的孤独感拼命,这个时候彼此的信任,相互的分寸,都非常重要。

美国作家梅·萨藤在《独居日记》中这样写道:要学会在轻淡无形,不给别人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去爱一个人。很好的爱一个人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,甚至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办到——保持足够距离,拥有适宜的谦卑。

换作年轻几岁时,我大概对这样的话是不屑的。有了一些人生历练之后,才觉得“距离”“适宜”“谦卑”这些字眼都是有它的道理在的。爱一个人确确实实是付出,但不是给予。一个人掏出真心固然可贵,但只有对方想要时才有价值。

大家都说: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我想在亲密关系里面,这句话应该有机会反过来说:自己想给的,别人不一定想要;因为是自己想要的,所以会以为别人同样也想要,真实状况往往与设想存在出入。

所谓的“谦卑”,不过是时时提醒自己,保持好距离,不要硬塞强给,不要因为强烈的占有欲,去控制对方的一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