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/ 左叔
没有对比,没有伤害。灾难级的公关,自曝式的辟谣,西贝这一波操作真的是“骚得没边了”。老罗评价西贝的公关团队,跟他在外出差临时“攒出来”的直播技术团队一样“不专业”。
几乎都不需要老罗动手,西贝自己就准备好了“自锤”所需的所有宣传物料。进后厨、开直播,彻底将不明真相的怀疑都给做实了。看得人又好气又好笑,不禁要问“龙总”敢这么干的底气,到底是从何而来?正常人都不太可能会“蠢”到这个地步吧!
有没有一种可能性?“龙总”在“听真话”这件事情上,被彻底地“架空”了。他压根就不知道自家后厨到底藏了些什么?能不能看?而这些斩钉截铁的决断,是在团队下属共同渲染出的一派欣欣向荣中产生的,所以才会一口咬定“毫无瑕疵”“决无可能”。与底层的真相脱节,被失真的信息包裹,被“近臣”哄得很开心,大概率就“蠢”在人要“听真话”上吧。
在一个团队做大做强的过程中,难免会出现管理层级架构的问题。管理架构的层级越多,信息的传播效率就越低,失真度就越高。互联网时代各类信息传播都在加速,若还在层层汇报,层层审批,只会耽误事。所以,这些年压缩中间层级,趋向扁平化,是更为主流一些的管理架构。此外,还有类似“直通boss”这样的机制,也可以有效地弥合信息差,让决策者能够“听真话”。
在“听真话”这件事情上,除了管理架构上有可能会出现的阻碍之外,更大的阻碍其实在于人心。艰难的创业奋斗期过后,决策者但凡有些凡人的劣根,必定也会居功自傲,“亲力亲为”“深入一线”最后也变成了“走马观花”“看盆景”。那些套好的话、编好的戏,听多了,看多了,决策者也会自我催眠“信以为真”。
决策者的行事风格,通过“奖励反馈”机制,影响着团队的整体氛围。做事风格偏强硬的,但凡多骂几次,就会让下面人“有话不敢直说”;沾上好大喜功的毛病的,会让下面人习惯性地“报喜不报忧”;若是还有喜欢“近臣”搞偏听偏信那一套的,那就等着被关进“信息茧房”,被“架空”玩弄于股掌吧。
没有伤害,也要对比。光看别人觉得好笑,大概率不会意识到自己极有可能也会有同款的“蠢”。多看看别人是怎么摔进坑里的,才能警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。以上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