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图 / 左叔
一本书,不可能从头至尾都写得精彩,总有些章节是平淡的,像日常的流水账一样。一张唱片,也不可能每首歌都能抓住耳朵,总有一些歌不那么起眼,旋律流畅和歌词意境都差点意思。
每每读到,每每听到,内心里会涌出一些体谅来。大家都是凡人,这些段落便是这位创作者能力和才情所覆盖不了的地方。人是没有办法面面俱到的,即便能做到面面俱到,然而那些没有强弱、没有长短的整饬,也会因为过于“齐头并进”而显得变化不大,不够精彩。
一本书如此,一张唱片如此,一位创作者精进的历程同样也是。创作者不可能在每个阶段都是保持高水准,每个阶段都有“拿得出手”的代表作。总有一些为了解决生计问题而草草完工的项目,总有一些为了突破原有的风格而去尝试探索的创新。
前者会受困太多条件的限制、协调的因素,因为主导不了最后的走向,所以只能当一个称职的执行者;后者会有“自废武功”“前功尽弃”的操作,去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,偶尔失手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。如果有机会去听听作品背后的故事,更容易体会创作者的不易。
允许一切发生,接纳它们的不完美,或者在不完美之中,去发掘超越完美之上的美感。在残骸和废墟之上,人类不仅建立起了考古研究的学术体系,也建立起对仅存的、已然不完美的体谅和珍视。想想,如果没有这些残骸和废墟呢?过往的那些美好,是不是只能止于想象,连回忆都谈不上。
读到此处,如果你心中仍有介怀与遗憾,觉得当下是自己人生中不那么精彩的阶段,我只想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。没有人是活在律动明快的MV里,也没有人的一生只有一首歌的四分半,没有人24小时在旅拍或者活在自带妆发的真人秀里面。
鸡毛蒜皮、柴米油盐,不得已而为之,万般努力也弄不像,这才是真正的常态。
发表评论